自相矛盾出自什么
2022-11-19
投稿:徐采伶 分享
自相矛盾是文言文,出自《韩非子·难一》,讲的是有一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说他的盾坚固得很,不管是用什么矛都戳不穿,说他的矛锐利得很,不管是什么盾都戳的穿。有个围观的人问道:“用你自己的矛刺你自己的盾会怎么样”时,此人无以对答。后来因为以形容某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后因以喻人的语言行动前后抵触、不相应合。
《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自相矛盾出自什么#相关文章
汉语中自相矛盾的表达
《自相矛盾》楚人/有鬻(yù)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分享
0.2万人浏览
自相矛盾自相矛盾的汉语中的
自相矛盾寓言意思是什么
成语“自相矛盾”的意思是用自己的长矛刺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的言行相互抵触。矛:长矛,古代用于进攻的武器;盾:盾牌,古代用于防守的武器。这个故事出自《韩非子·难一》:楚国有个人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为了
分享
0.2万人浏览
自相矛盾自相矛盾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自相矛盾的注释和译文
楚人有鬻(1)矛与盾者,誉(2)之曰:“吾(3)盾之坚(4),物莫能陷(5)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6),于物无不(7)陷也!”或(8)曰:“以(9)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10)能应
分享
0.2万人浏览
自相矛盾自相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