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耳不闻下一句是什么

2022-11-19 投稿:陈虹荣 分享

“此夜曲中闻折柳”,今夜,缥缈的笛乐中,我听到了思乡怀亲的《折杨柳》。笛乐飘飘,如此动人,究竟吹的是什么曲子呢?“折柳”,即《折杨柳》,汉代横吹曲名,内容多写离别之情。如《旧唐书·乐志》载北朝流传的一首《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历代文人仿作的《折杨柳枝》曲辞,也都是抒发离愁别绪的。在这里,折柳既可理解为听到的是一首折柳曲,还可理解为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的意绪。“柳”谐音“留”。古人送别亲友时,折柳相赠,暗示留恋、留念的意思。折柳既是一种习俗,也代表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人还有折柳寄远的习惯,是盼远游亲人早归的意思。

“何人不起故园情”,听到这笛声的,谁不会动思乡之情呢?联系第一句看,这种游子怀念故园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隐藏的、莫可名状的,因偶然听到的笛声突然明朗、强烈起来了。笛声来自何处,何人在吹,是和自己一般的游子?是乐工?是歌妓?这些都让诗人和读者去猜测。而这些又都无须一一去分别,因为思乡之情对游子来说,都是共有的。它绵绵不绝,弥漫在夜空中,缠绕在游子心头,抹不去化不开。“何人”一词概括性极强,实则是突出诗人思乡之情。

#充耳不闻下一句是什么#相关文章

充耳不闻 的意思

充耳不闻是“充”。充耳不闻,汉语成语,拼音是chōng ěr bù wén,意思是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出自《诗经·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近义词:不闻不问、装聋作哑。反

0.2万人浏览 充耳不闻充耳不闻的意思

充耳不闻造句

一、侧重表达不同:充耳不闻:表示对别人的意见不在意。置若罔闻:形容不重视、不关心。二、用法不同:充耳不闻: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置若罔闻: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置若罔闻”造句:1、想不到他

0.2万人浏览 充耳不闻充耳不闻造句 造句

充耳不闻和置若罔闻

充耳不闻,置若罔闻,牛头木耳,1.充耳不闻的释义——塞住耳朵不听。《诗经·邶风·旄丘》:“褎(yòu)如充耳。” 意思是悠闲得就像没听见一样。后用充耳不闻形容听不进或存心不听别人的意见。2.拼音[ch

0.2万人浏览 充耳不闻置若罔闻 置若罔闻

充耳不闻的正确词形

没有聪耳不闻这个成语,正确成语应该是充耳不闻充耳不闻拼音:chōng ěr bù wén解释: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出处:清 李渔《奈何天 闹封》:“边陲告急,司转

0.2万人浏览 充耳不闻正确的是 充耳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