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皆兵的意思是什么淝水之战
2022-11-22
投稿:陈仲宜 分享
淝水之战,又称肥水之战,发生於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出兵伐晋,於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馀万前秦军。
淝水之战发生在淝水之上,八公山之下。安徽寿县古城。淝水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东晋时,谢石、谢玄败苻坚于淝水。前秦和东晋的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留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成语。
右图为淝水之战到北伐时期的南北形势图,图中黑线为淝水之战之前双方实际控制区域分界线,红线为北伐胜利到谢安去世时期的双方实际控制区域分界线。[1]
#草木皆兵的意思是什么淝水之战#相关文章
草木皆兵的出处及释义
“草木皆兵"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一一发生在秦、晋之间淝水之战中留下的一句成语。东晋时期,曾几次北伐失利。秦苻坚错误地认为,自已拥有“强兵百万,资仗如山",可以大举发兵攻晋
分享
0.2万人浏览
草木皆兵草木皆兵的一词出自哪里
草木皆兵的意思和故事
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这一成语典故出自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
分享
0.2万人浏览
草木皆兵草木皆兵的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