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怀若谷方能容纳百川的意思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八章。
极致的善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所处的位置最自然,且不引人注目,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
在老子眼里,水的品质最符合万物本原的“道”的特征。
老子对水之德推崇备至,《道德经》通篇以水喻“道”,用水的柔弱顽强与不争,来形容“道”的特征。
.
老子水之德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无论是为人处世,亦或是治国理政;
千百年来,被各代名家深研集注,巧妙地加以运用;
其建功立业者,亦数不胜数。
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柔弱胜刚强”、“利万物而不争”等思想之中,蕴含着的人生智慧;
从多个方面去细细参悟,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玄妙。
一.柔能胜刚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道德经》第七十八章描述了水之柔能胜刚的秉性:
世界上水是最柔弱的,但是它又可以无坚不摧,没有什么能够胜过它,替代它。
静,则深潭净水,平和清澈,深不可测;
动,则源源流淌,所到之处,万物滋养。
水的德行最接近于道,道无处不在,水无所不利。
水的德行,乃至仁至善。
.
弱能胜强,柔能胜刚;
为人忌过刚,过刚则易折。
柔弱谦和,是人的美德;
恃强横暴,是人的不仁。
处世不去争锋相对,而守柔弱之势;
为人不用鱼死网破,而需沉心敛气。
处世为人当需如此,才可能化解危机于未然,最终才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二.正言若反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反而能自由驰骋于天下至坚至强的事物之间;真正左右万事万物的,是那种无形的能量。
天下至柔莫过于水:
风平浪静之时,行于山谷,居低就洼,滋润万物;
洪水爆发之时,排山倒海,奔腾咆哮,一泻千里。
.
“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认为,任何事物包含有对立和统一的两面。
所以,在讲述了水之柔弱胜刚后,又描述了“不言”的教诲、“无为”的益处。
老子的“不言之教”,以及“无为之治”,主要针对圣人的治国理政;
历来的统治者,却很少有人能够达到这一思想境界。
商鞅变法曾令秦国快速崛起,一统六国;
焚书坑儒又让秦国大失人心,祸乱天下。
一个顺应了天时,一个丢失了人心;
从一统六国的辉煌,到一个帝国的覆没,历史的变故只在转瞬间……
.
“正言若反”,“反者道之动”,里面体现了福祸并存、物极必反的老子辩证法思想,其含义十分深刻、丰富。
三.为而不争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上天之大道,做着利于万物之事,从不心存伤害之心;
圣人的行为准则,做好事情的同时,不要想着与他人争名夺利。
水之德正是这样,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默默滋润万物,从不与其相争。
不拒滴水的虚怀若谷,容纳百川的历练豁达,终究成就海洋之壮阔。
.
为人处世像水一样去包容万物,保持本身那份纯净;
以云淡风轻的应变能力去做好每件事,以润物无声的温厚心境去对待每个人;
滋润别人的同时,也能最终成就自己。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
虚怀若谷 什么意思打一生肖
虚怀若谷指的是生肖猪。属猪人性情温顺,永远不会做“置人于死地”之事。,并且为人心善旷达,虽然波折不少,屡次取得成功和转危为安。在早期的时候,属猪的小伙伴们,总会遇到一些能逢凶化吉的大波折,也许是经历也
虚怀若谷是形容什么人的
虚怀若谷,意指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出自《老子》:“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后来就用“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虚心,心胸开阔。出处虚怀若谷篆刻《老子》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
虚字开头的成语
1.【弱如扶病】:扶病:支持病体。弱得像支撑着病体一样。形容身体非常虚弱。2.【色厉内荏】: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3.【虚而虚之】:虚:空虚。力量虚弱而故意表现虚弱,
虚怀若谷安之若素下一句
虚怀若谷的意思是整个人表现的非常的谦虚,面对这个世界之中的更多的东西的时候,他用一种非常谦虚的态度来对待,在这个世界之中,只有当你整个人的内心是非常善良的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才能够做得非常的透彻,而且整
虚怀若谷和虚怀若竹的区别
千秋笔墨惊天地,万里云山入画图书法用语四字:博雅达观、笔歌墨舞, 宠辱不惊、道法自然、登山临水、淡泊明志、典雅清丽、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清气若兰、放下便是、浮生若梦、观海听涛、甘苦自知、和风朗月、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