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及寓意和道理

2022-11-22 投稿:廖雅君 分享

中国寓言故事篇1: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接到命令后都积极练习,都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寓言故事的寓意

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吓喝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真本领,才能抵挡住一切困难、挫折和考验。

#寓言故事及寓意和道理#相关文章

寓言故事10篇

狐狸和葡萄葡萄架上,垂下几串成熟的葡萄。一只狐狸看见了,馋的直流口水。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但是白费劲。   狐狸感到无望了,只好转身离开。他边走道边回过头来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这

0.2万人浏览 寓言故事寓言故事篇十个寓言故事

关于龙的传说故事和寓言

腾蛇穿雾,飞龙驾云。等到云气消散了,雾也没了,那些龙、蛇失去了飞行时所依托的云、雾,就和地上的蚯蚓没什么区别了。(注释:腾蛇:传说是龙的一种。 霁(jì):消散。 )寓意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事物的存在和

0.2万人浏览 寓言故事叶公好龙的龙的传说故事

羊与驴子的故事

农夫赶着驮着山羊、绵羊和小猪的驴进城。小猪一路上不停地拼命号叫,狐狸听见了,便问它:“那些羊为什么都安安静静,只有你这般号叫?”小猪回答说:“我并不是无缘无故地号叫,我十分清楚,主人捉绵羊是要它的毛和

0.2万人浏览 寓言故事

以邻为壑故事

确有其事!!  是晋商的旗帜,很伟大!!  乔家大院坐落在山西祁县东观镇,是清朝富商乔氏家族的宅院。乔氏家族的第一代创业人乔贵发年轻时只身走西口,闯荡世界,从小生意做到大票号,发家后开始在老家修建宅院

0.2万人浏览 寓言故事

墨守成规的寓言故事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白话文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

0.2万人浏览 寓言故事墨守成规寓言故事的

幼儿寓言故事

赵奢是赵国名将,为赵国屡建战功。可是赵奢的儿子赵括却不像父亲。赵括从小的确读了不少兵书,谈起用兵之道那简直是滔滔不绝,连他父亲都不如他。于是,赵括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是了不起的军事家,他狂妄地认为自己在

0.2万人浏览 寓言故事幼儿寓言故事幼儿寓言小故事

寓言故事大全200字左右

篇一:聪明的公鸡一天,公鸡出来在草地散步,正好被一只狐狸看见了。狐狸悄悄的跟在公鸡后面。狐狸一边走一边想:这只公鸡多肥呀!我得把它吃掉。公鸡听到后面有脚步声,它回头一看,一只狐狸跟着它。公鸡顿时紧张起

0.2万人浏览 寓言故事200字左右寓言故事200字左右

寓言故事15篇

愚公移山,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余音绕梁,高山流水,纪昌学射,杞人忧天,歧路亡羊,疑邻盗斧,齐人攫金。《列子》是战国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其后学所著,其中每篇文字各有主题,不仅蕴含哲理,而且浅显易懂、

0.2万人浏览 寓言故事寓言故事篇15个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