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释其耒而守株的拼音
冀 拼音:jì
释义:
名
(1) 形声。从北,从“异”( yì),“异”亦声。“北”指“北方”、“中原之北”。“异”意为“共有的田地”。“北”与“异”联合起来表示“中原之北的由农民和牧民共同拥有和经营的田地”。
本义:(古代)中国北方的由(夏族)农民和(少数民族)牧民共同拥有的田地。农业和牧业混合生产的田地。
特指:州名。古九州之一的冀州。
说明:西周初期,叔虞封唐,唐地在今山西南部。叔虞被“命以唐诰而封于夏墟,启以夏正,疆以戎索”。所谓“启以夏正,疆以戎索”,就是在唐地启用夏历(周天子的王畿地区和鲁国等其他姬姓封国一律使用周历。国家统一的显著标志之一就是全国只使用一种历法,即“王法”。周成王这是给唐国以使用前朝旧历的特权,属权宜之计),并以戎狄的绳索作为田地丈量的准绳(实行全国统一的度量衡制度也是国家统一的显著标志之一。周成王这是给唐国以使用少数民族度量衡标准的特权,亦属权宜之计)。由此记载可知周初(公元前一千年)时,山西南部地区还是夏戎混居的地方。夏族种田而戎狄放牧。山西南部地区是古冀州的一部分。
(2) 同本义
冀,北方州也。从北异声。——《说文》
两河间曰冀州。——《尔雅·释地》
河内曰冀州。——《周礼·职方氏》。朱骏声曰:“地亘今盛京 直隶山西、 河南各府州, 淮南地形,正中 冀州,曰中土。”
惟彼陶唐,有此 冀方。——《书·五子之歌》。 孔传:“ 陶唐帝 尧氏,都 冀州,统天下四方。”
(3) 古代国名。在今陕西韩城东南(一说山西河津东北)
(4) 河北省的简称
(补充)远古时期,华北平原还在形成期的时候,这里人烟稀少,周围部落都可来此活动,是共有之地,字原表意:“北”“田”“共”,就是北方的这个地方属于所有人的。
(5)冀希于希望之洲。
动
(1) 假借为“觊”。希望,期望
吾冀而朝夕修我。——《国语·鲁语》
冀至珠庭焉。——《史记·孝武纪》
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韩非子·五蠹》
(2) 又如:冀其成功;希冀;冀图、冀愿(希图;希望;企望)
守株待兔的故事简短50字左右
春秋时代有位宋国的农夫,他每天早上很早就到田里工作,一直到太阳下山才收拾农具准备回家。有一天,农夫正在田里辛苦的工作,突然却远远跑来一只兔子。这只兔子跑得又急又快,一个不小心,兔子撞上稻田旁边的大树,
守株待兔的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守株待兔讲的是: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具体经过: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
守株待兔的简短故事
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守株待兔”的事例:事例一:甲乙二人一同外出,到野外的河沟边钓鱼(不是养鱼塘)。甲一到河边,马上下鱼饵、打窝子,接着就聚精会神地开了钓。乙呢,在河边转悠了一会儿,最后在几处下了鱼饵、
介绍守株待兔的故事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奇迹
守株待兔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
守株待兔的故事是说一个人捡到了一只慌忙逃窜中撞树而死的兔子,因此觉得大部分兔子都会因为这个原因撞树而死。这个人于是荒废了自家农田庄稼,每天只等着兔子撞树而死,自己可以坐享其成。最后庄稼农田荒废兔纸也再
守株待兔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妥善处理的哲学范畴是
1、守株待兔反映的哲学道理是:告诉我们不能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不能只是存在侥幸心理,想获得意外成功,而要懂得变通,要善于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问题结论)1、原文:《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
守株待兔故事文字完整版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