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翻译
意思:鹬和蚌相互争斗,打渔的人得到了好处。
读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rén dé lì
例句: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事情是时有发生的。
近义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翻译:河蚌出出晒太阳,鹬用嘴啄它的肉,被蚌夹住。鹬说不下雨你就得干死,蚌说你抽不出来嘴就得饿死。二者相争的时候,被打渔的人一块抓走了。
扩展资料
成语典故:
赵国准备讨伐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说赵惠王说:“我这次来,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夹住了鹬的嘴。
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会有死蚌。’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你的嘴取不出,明天你的嘴取不出,就会有死鹬。’它们俩谁也不肯放开谁,一个渔夫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
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弊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希望大王认真考虑出兵之事。”赵惠文王说:“好吧。”于是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鹬蚌相争的后半句是什么
劳燕分飞,汉语成语,拼音是láo yàn fēn fēi,伯劳、燕子各飞东西,比喻夫妻、情侣别离。出自《乐府诗集·东飞伯劳歌》。鹬蚌相争(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是一则历史故事成
鹬蚌相争文言文停顿划分
断句划分: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鹬蚌相争》讲
鹬蚌相争文言文拼音及翻译
鹬yù蚌bàng相xiāng争zhēng赵zhào且qiě伐fá燕yàn,苏sū代dài为wéi燕yàn谓wèi惠huì王wáng曰yuē:“今jīn者zhě臣chén来lái,过guò易yì水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