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若木鸡的意思
呆若木鸡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āi ruò mù jī,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中文名
呆若木鸡
外文名
Dumb as a wooden chicken
解 释
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
拼 音
dāi ruò mù jī
出 处
《庄子·达生》
词 性
贬义词、褒义词
目录
1 解释
2 出处
3 示例
4 词语辨析
5 用法
解释
呆:发傻;宛如木头做的鸡一样。不是骄气,不是盛气,而是把精神全部收敛。
出处
庄周《庄子·达生》与列御寇《列子·黄帝篇》:“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庄子·外篇·达生》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纪渻[〔渻〕音shěng。]子为王〔王〕指齐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 [〔鸡已乎〕意思是斗鸡养好了吗?]曰:“未也,方虚而恃气。”[〔虚而恃气〕虚浮骄傲,而且自恃意气。,通“骄”。]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犹应向景〕还是听到声音或者见到影像就有所反应,意思是心还是为外物所牵制。向,通“响”。景,通“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性,可以理解为作为斗鸡的基本素质。]全矣,异鸡(别的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示例
匪首殿坤,在得知这个噩耗之后,特别是知道了老妖道的落网后,当即呆若木鸡。 ◎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陈世旭《小镇上的将军》:“人们第一眼看见将军的时候,都吃惊得呆若木鸡。
词语辨析
【古反义词】: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呆头呆脑
【今反义词】:面不改色、神色自若、活泼可爱、大智若愚
【今近义词】: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呆头呆脑
【古近义词】:大智若愚
【正音】:呆,不能读作“呆板”的“dài”
【英译】:stand like a log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状语、补语;本意为褒义,现多用于贬义。
呆若木鸡找30个字
答:呆若木鸡。这句成语是指人们遇到事情后发呆的象一只木鸡一般。一般的人都是比较灵活的,无论是办什么事情都能应用自人如,除非是遇到了难办的事情就很费劲了。但是遇到了很惊讶的事情就会突然发现象呆若木鸡似的
呆若木鸡的故事概括20字
小鸟每天忙忙碌碌地叼树枝建造自己的房子。 一只苍蝇飞过来,讥笑他说:“你真是一个不会享受生活、不懂快乐的家伙!瞧我,住在懒小猪的家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整天唱歌跳舞,快快乐乐地享受生活,多舒适呀!
呆若木鸡的来历
这幅传世国宝级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可谓是众人皆知的佳作,这幅画的出世成就了二位人物!画中主人翁韩熙载,另一位就是这幅作品的创作者顾闳中!没有顾闳中的作品谁会认识在历史长河里这位韩大人,也正因为这幅画
呆若木鸡的故事及寓意
文中讲述了:周宣王很喜欢看大监们养的斗鸡在打架,可都不是常胜将军,心里很不高兴。太监们找了一个叫纪沙子的训鸡师。训了四十多天,纪沙子主动告诉周宣王,他驯的那只约听到别的鸡叫,就像一只木鸡,没有一只敢跟
呆若木鸡的故事及寓意50字
谁也会遇到失败。当你和别人竞争时,总会不免失败几次,跌倒几次。如果都常胜不败,那还会有什么意义吗?就像学习一样,没有人可以一直稳拿第一名,稳坐第一名的宝座,有时还会下去几次,再厉害的天才也不会常胜不败
呆若木鸡的故事简短概括
因为周宣王爱好斗鸡,一个叫纪渻子的人,就专门为周宣王训练斗鸡.过了十天,周宣王问纪渻子是否训练好了,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 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么底气.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再次询问,纪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