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狗烹的意思和道理
发音:tù sǐ gǒu pēng
释义:
烹:烧煮。 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例句:
兔死狗烹,鸟尽杯藏,这种恩将仇报的行为,古来场尔。
近义:
卸磨杀驴得鱼忘筌过河拆桥鸟尽弓藏
反义:
始终不渝崇功报德感恩戴德
最早出处
越王攻吴王,吴王谢而告服,越王欲许之。范蛰、大夫种曰:“不可。昔天以越与吴,吴不受,今天反夫差,亦天祸也。以吴予越,再拜受之,不可许也。”太宰豁遗大夫种书曰:“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大夫何不释吴而患越乎?”大夫种受书读之,太息而叹曰:“杀之,越与吴同命。”(战国末期·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
成语典故
范蠡是春秋时越王勾践很得力的一位谋臣。在勾践被吴王夫差围困在会稽山的最艰难的时候,是范蠡献策让勾践忍辱负重,待机图报;后来越王经过卧薪尝胆,又帮助勾践策划兴兵攻吴,报仇复国,也是范蠡。范蠡对越国的功绩是很大的。可是就在越王勾践灭掉吴国,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的时候,他却舍去富贵荣华,自行引退,过着隐居生活。
那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范蠡离开越国来到齐国后,托人捎了一封信给他从前的同事大夫文种,信上写道:“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意思是说:飞鸟打完了,良弓就要收藏起来;狡兔死尽了,猎狗就要被杀吃掉。从我的观察看,越王颈长而鸟嘴,只可同他一起共患难,而不能同他一起享受欢乐的。你为什么不早些离开呢?
文种看了信后,觉得范蠡讲得有道理。就以生病为借口,不去上早朝了。这时候,有人就乘机陷害文种,说他要谋反。越王勾践不调查,也不分辨,就赠给文种一把宝剑,说:“你教给我七条攻打吴国的办法,我才用了三条,就把吴国灭掉了;其余四条还在你那里,你还是带到我的祖先那儿去试着用它们吧!”
文种无奈,只好自杀了。
成语寓意
当事物丧失了利用的价值,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患难易共,富贵难同。即人容易共患难,但不容易共富贵。
自古功高盖主也则易权大欺主。
兔死狗烹的意思相近的寓言故事是
《伊索寓言》中的哪个寓言故事和兔死狗烹的意思相近?(一只眼睛的鹿):有头瞎了一只眼的鹿,来到海边吃草,它用那只好的眼睛看着陆地,防备猎人的攻击,用瞎了的那只眼睛对着大海,它认为海那边不会发生什么危险。
兔死狗烹的意思
指的是兔子死了,猎狗也就没用了,于是猎狗就被人煮着吃了,比喻成就事业后就把有功之臣杀了,只能共患难,不能共欢乐,多指独裁专权。兔死狗烹是讽刺用语,多用在被人利用,到最后又被踢开的情况下,一般作谓语、定
兔死狗烹的意思和造句
(原创)由“狡兔死,走狗烹”想到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几句古语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意思是说狡猾的兔子都死了,猎杀兔子的猎犬也就该杀了吃了,天上的鸟都打完了,射鸟用的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