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夸张手法的古诗
李白性格豪迈奔放,一生游历无数好山好水,对人生的感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权贵的蔑视,对好友的诚挚,都在其作品有着淋漓至尽的体现,而要把这种浪漫主义感情色彩表现到极致,夸张手法便成了他最好的表达工具了。
李白在诗歌创作中,受屈原《楚辞》的影响很大,他继承了屈原诗歌中的浪漫主义思想,并使之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他把个人的人生经历融入作品中,不断吸取生活中的一切浪漫意象,使作品呈现出更为丰富而又深邃的意境。
李白放荡不羁的性格,决定了他的人生经历必定是大起大落,他“天生我材必有用”、欲以一己之力大济天下苍生的天真而美好的梦想,也最终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这样的经历,磨炼了他独特的审美视野,丰富了他的人生体验,也成就了他独特的夸张艺术手法运用的巅峰。
在李白留存下来的一千多首诗歌中,很大一部分采用了艺术夸张的修辞手法,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也为人们树立了一个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榜样。
在《秋浦歌》中,他运用了比喻式的夸张手法,用以表达他的美好梦想被残酷的现实打碎而发出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慨叹;在《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以极度夸张的手法,表现出其狂放不羁的个性和超凡的想象力;在《赠汪伦》一诗中,用“桃花潭水深千尺”,来表现与汪伦之间的真切情谊;在《夜宿山寺》里,他写道:“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在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中体现了其高超的艺术才华;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蜀道难》中的路,竟然“难于上青天”,是夸张?还是形容自己的官场之蜀道?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李白常把奇特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结合起来,写自己强烈的心潮激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至夜郎西”,愁心可寄,已是大胆的夸张,寄与明月更是奇特想象。 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是李白书写炽热感情所常用的艺术手法。另如“朝如青丝暮成雪”“燕山雪花大如席”等,都是夸张中有比喻的名句。
李白在诗歌创作中大量运用了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象等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从而使他的诗歌气势磅礴、壮丽多姿、成为浪漫主义艺术创作的典范。
百度李白的诗全集
1、《静夜思》[ 唐 ] 李白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望庐山瀑布》2、[ 唐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赠汪伦》3、[
李白的诗全集小学20首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释义: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黄鹤
李白的诗全集小学20首四年级
1. 《望庐山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2. 《七绝·早发白帝城》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3. 《七绝·
李白古诗大全按时间顺序
李白诗先后顺序710年 唐睿宗景云元年10岁。读诸子百家,通诗书。“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赋》,私心慕之”(《秋于敬亭送从侄卷游庐山序》)。715年唐玄宗开元三年15岁。《明堂赋》、《拟恨赋》。718
李白必背100首唐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
关山月李白古诗拼音版
guān shān yuè关山月zuò zhě :lǐ bái作者:李白míng yuè chū tiān shān ,cāng máng yún hǎi jiān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ch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