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的故事
不是出自烛之武退秦师,唇亡齿寒出自春秋时期
唇亡齿寒和假途灭虢这两个典故都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这个辅呢指的是面颊骨,车呢指的是牙床,这俩连着,缺一不可。意思就是晋国要借咱们的道,去打虞国,可是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你把道路借给了晋国,等他灭了虞国,那咱们虢国也就跟着灭亡呀。果不其然,这虢国畏惧这个晋国势大,借道给了晋国,晋国灭了虞国,结果回军的路上来了个顺手牵羊,就手儿,也把虢国给乎撸了。
唇亡齿寒的故事20字概括
辰亡齿寒的字面意思是说人的嘴唇都没了,牙齿也就死了。它的意喻是息息相关的两种关系,如果一个没了,另外一个也跟着没了。
唇亡齿寒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告诉了我们事物是彼此相依的,舍弃其一就会影响到另一半,因为它们是共存亡的。弱小的势力应该相依为命,联合起来对抗外敌,这样才可以生存得更久。要用长远的目光看事情。唇亡齿寒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虞国借路给晋国
唇亡齿寒的故事100字左右
《唇亡齿寒》故事概括简短:晋献公向虞国借路伐虢,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虞君说,虞虢两国像嘴唇和牙齿之间的关系,唇亡则齿寒,但虞君未听劝告最终也为晋所灭。“唇亡齿寒”该成语的意思是指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
唇亡齿寒的故事带拼音
令人齿寒不是成语,意思相近的成语是唇亡齿寒。【拼音】: chún wáng chǐ hán【解释】: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成语故事】:晋侯再次向虞国借道去征伐虢国,宫之奇
唇亡齿寒的故事简短20字
唇亡齿寒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晋国。字面意思是嘴唇没有了,牙齿也会感到寒冷。他的典故是春秋时期晋献公灭虢国的故事。唇亡齿寒出自《左传·僖公五年》中晋献公向虞国借路伐虢,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虞君说,虞虢两国
唇亡齿寒故事的讲解
为人做事要考虑长久,不要只看眼下。小到一个人,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占小便宜,鼠目寸光,朋友间要互帮互助,共同面对难关。大到一个国家,分清自己的立场,坚定自己的信念,帮助自己的盟友,互相依存。
唇亡齿寒的故事五十字
唇亡齿寒”是一个十分形象的成语。它来源于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最早就是形容国与国之间的依存关系。 当年,晋献公向虞国借路伐虢国,虞国一位大臣向国君劝谏说:虞、虢两国,就像是嘴唇和牙齿的关系,如唇亡,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