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人知道的成语故事

2023-02-15 投稿:夏志豪 分享

成语故事:德薄才疏  德薄才疏,出自《水浒全传》第六十八回《东平府误陷九纹龙 宋公明义释双枪将》:“小弟德疏才薄,怎敢承当此位!若得居末,尚自过分。”,一般情况下用来形容品行和才能都很差。常作谦辞。  成语故事:武松打虎  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过景阳冈。在冈下酒店喝了很多酒,踉跄着向冈上走去。兴不多事,只见一棵树上写着:"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冈克上,应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武松认为,这是酒家写来吓人的,为的是让过客住他的店,竟不理它,继续往前走。 太阳快落山时,武松来到一破庙前,见庙门贴了一张官府告示,武松读后,方知山上真有虎,待要回去住店,怕店家笑话,又继续向前走。由于酒力发作,便找了一块大青石,仰身躺下,刚要入睡,忽听一阵狂风呼啸,一只斑斓猛虎朝武松扑了过来,武松急忙一闪身,躲在老虎背后。老虎一纵身,武松又躲了过去。老虎急了,大吼一声,用尾巴向武松打来,武松又急忙跳开,并趁猛虎转身的那一霎间,举起哨棒,运足力气,朝虎头猛打下去。只听"咔嚓"一声,哨棒打在树枝上。老虎兽性大发,又向武松扑过来,武松扔掉半截棒,顺势骑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头上的皮,右手猛击虎头,没多久就把老虎打得眼、嘴、鼻、耳到处流血,趴在地上不能动弹。武松怕老虎装死,举起半截哨棒又打了一阵,见那老虎确实没气了,才住手。从此武松威名大震。  成语故事:将遇良才  将遇良才,出自《水浒传》第三十四回《石将军村店寄书 小李广梁山射雁》:“两个就清风山下厮杀,乃是棋逢敌手难藏幸,将遇良才好用功。”将:将领。良才:高才,本领高强的人。比喻双方本领不分上下,难见高低。  成语故事:鞍马劳倦  鞍马劳倦,出自《水浒传》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实不相瞒太公说:老母鞍马劳倦,昨夜心痛病发。”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成语故事:不怀好意  不怀好意,出自《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武松威震平安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武松听了这话,自家肚里寻思道:“这妇人不怀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怀:包藏祸心。没安好心。意为怀有恶意,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成语故事:不三不四  《水浒传》中,鲁达因救卖唱父女而拳打镇关西命案,被迫削发为僧受法名智深。因酒后“打闹五台山”,鲁智深通过智真长老介绍从五台山来到大相国寺,被智清长老安排去管理本寺的一个大菜园。  菜园附近住着二三十个地痞小混混,平常总在园内偷盗蔬菜糊口,听说新来了个管菜园子的和尚,便想方设法来个下马威,以便今后能够自由出入菜园。这帮小混混商量决定引诱鲁智深到粪窖边,然后一齐动手把他掀入粪窖,逼他离开。  计议商定后,那二三十个地痞小混混便拿些果盒、酒礼来到菜园,嬉皮笑脸地对鲁智深说:“闻之和尚新来主持,我们邻舍街坊都来作庆。”鲁智深不知是计,便来到粪窖边,说:“你们既是邻舍街坊,都来廨宇里坐地。”众小混混头领张三、李四拜倒在地上,不肯起来,只指望和尚来扶他便要动手。鲁智深见了,心里早疑忌道:  “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那厮却是倒来捋虎须!俺且走向前去,教那厮看洒家手脚。”(《水浒全传》第七回)  鲁智深走向前去,张三、李四便动起手来。鲁智深不等他们靠近他,右脚早起,一下就把李四踢下粪窖去;张三正要逃走,鲁智深又起左脚,把张三也踢入粪窖。后面的二三十个地痞小混混看到这种情形,吓得目瞪口呆。  “不三不四” 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易经思想,易经的每个卦都分6个爻,俗称6爻卦,意思为事物发展的6个阶段,第三爻与第四爻处在6爻的中间位置,在易经中象征正道和大道,不三不四说明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不是在正道或大道上,有不务正业之意。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成语故事:七上八下  潘金莲与西门庆通奸,毒死了武大郎。武松向官府告状,催逼知县抓人,谁知知县贪图了贿赂,不肯主持公道。武松决定亲自报仇,于是就在家里摆下酒席,请街坊邻居作证亲审潘金莲。  武松请到四家邻居,加上王婆和嫂嫂潘金莲,共六人。对门邻居卖冷酒店的胡正卿,也在应邀之列。胡正卿原是吏员出身,见此事关系重大,不肯来作证。武松不管他,硬拉了过来。  安排坐定。武松拢条凳子,却坐在横头,叫士兵把前后门都关了,那后面的士兵只是来筛酒,武松只是客套一番,也不说干什么。  众人怀着鬼胎,正不知怎地。看看酒至三杯,那胡正卿便要起身,说道:“小人忙些个。”武松叫道:“去不得!既来到此,便忙也坐一坐。”  “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暗自寻思道:‘既是好意请我们吃酒,如何却这般相待,不许动身?’只得坐下。武松道:‘再把酒来筛。’士兵斟到第四杯酒,前后共吃了七杯酒过,众人却似吃了吕太后一千个筵宴。”(《水浒全传》第二十六回)  接着,武松审问潘金莲、王婆,让胡正卿一一记录在案。审问完毕,武松亲手血刃了潘金莲,又去杀了西门庆,终于报了杀兄之仇。  “七上八下” 形容心神不定。也指零落不齐或纷乱不齐。  成语故事:翁中捉鳖  “李逵元夜闹东京”后,和燕青两个,不敢从大路上走,恐有军马追来,难以抵挡,只得大宽转奔回梁山。在路行到梁山泊北,到寨尚有七八十里,将近荆门镇,当日天晚了,便去刘太公庄上投宿。只听得太公两口儿一夜啼哭,李逵睡不着,巴得天明,起去问他。  刘太公说道:“两日前梁山泊宋江和一个年纪小的后生,骑着两匹马到庄上来,老儿听得说是替天行道的人,因此叫这十八岁的女儿出来把酒。吃到半夜,两个把他女儿夺去了。”  李逵便叫燕青:“小乙哥,你来听这老儿说的话,俺哥哥原来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  燕青道:“大哥莫要造次,定没这事!”  李逵道:“他在东京兀自去李师师家去,到这里怕不做出来!”随即便答应去梁山泊山寨讨了太公女儿还他。  李逵、燕青径往梁山泊来,直奔忠义堂上。李逵不由分说,圆睁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字扯做粉碎,又抢上堂来,径奔宋江。  后来经与刘太公对质,夺太公女儿的并不是宋江,才演绎出“李逵负荆请罪”来。  宋江道:“若要我饶他,只教他捉得那两个假宋江,讨得刘太公女儿来还他,这等方才饶你。”  李逵听了,跳将起来,说道:“我去瓮中捉鳖,手到拿来!”(《水浒传》第73回)  后来,李逵和燕青终寻得并杀了夺占牛头山道院又夺去刘太公女儿的王江和董海两个绿林草贼,还了宋江的清白。

#很少人知道的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所有成语故事大全

掩耳盗铃春秋时期,晋国赵家灭了范家。有人趁机偷了范家家的东西,小偷看到院子里挂着一个大钟。这口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形状和花纹都很美。小偷很高兴,想把美丽的铃铛带回他的家。但是钟太大太重了,搬不动。他

0.2万人浏览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大全成语典故大全

成语故事大全100个

负荆请罪、纸上谈兵、后生可畏、一鸣惊人、三人成虎、毛遂自荐、一言九鼎、衣锦还乡、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火树银花、天涯海角、初出茅庐、画饼充饥、庖丁解牛、老马识途、三令五申、胡服骑射、孔融让梨、曹冲称象、

0.2万人浏览 成语故事100个成语故事100字

成语故事大全100篇三年级上册

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成语1【成语】:三过其门而不入【拼音】:sān gu qí mén ér bù rù【简拼】:sgqmebr【解释】: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出处】:战国·邹·

0.2万人浏览 成语故事100三年级上册成语故事

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有什么区别

一、什么是寓言?所谓寓言,就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例如: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南辕北辙、亡羊补牢、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农夫和蛇

0.2万人浏览 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

拔苗助长成语故事图片

禾苗被拔起,所以会枯死  【成语名称】 揠苗助长  【汉语注音】yà miáo zhù zhǎng  【释义】揠:拔起。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比喻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也作“拔

0.2万人浏览 成语故事拔苗助长

成语故事毛遂自荐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

0.2万人浏览 成语故事毛遂自荐

成语故事铁杵磨针故事

【成语故事】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

0.2万人浏览 成语故事铁杵磨针

经典成语故事100篇

古代有个叫黄香的人,以孝出名。他9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更细心地照顾父亲。到了冬天,他害怕父亲着凉,就先钻到冰冷的被窝里,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睡下。到了夏天,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

0.2万人浏览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100篇每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