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鸣惊人的典故

2022-11-19 投稿:王圣如 分享

《韩非子·喻老》记载:“楚庄王熊旅统治朝政三年,没有发号一项政令,也没有一样政绩上的作为。右司马伍举来到君王座驾旁,对楚庄王讲了一段微妙的话,说:“有一只鸟停驻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是什么鸟呢?” 楚庄王说:“三年不展翅,是为了生长羽翼;不飞翔、不鸣叫,是为了观察民众的态度。虽然还没飞,一飞必将冲天;虽然还没鸣,一鸣必会惊人。你放心,我知道了。”经过半年,楚庄王就亲自听取朝政,被废除的有十项政令,被启用的有九项政令,诛杀大奸臣五人,提拔隐士六人,因而国家能被大力整治。带兵讨伐齐国,在徐州大败了齐军,在河雍战胜了晋军,在宋国汇合诸侯,终于使楚国称霸天下。庄王不因为小事加害忠善的人,故此能有好的名声;没有事先显示,故此能有好的功绩。所以说:“越是大才能的人通常越晚成功,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不可估量。”

#成语一鸣惊人的典故#相关文章

一鸣惊人的意思

【一鸣惊人】yimingjingren《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已:罢。)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例句:在全国体操比赛中,不少新手一鸣

0.2万人浏览 一鸣惊人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

一鸣惊人的成语故事100字

(二)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

0.2万人浏览 一鸣惊人成语故事一鸣惊人的

一鸣惊人的故事概括50字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

0.2万人浏览 一鸣惊人故事概括故事50字

一鸣惊人成语典故简短30字

成语故事会--第二期【一鸣惊人】一鸣惊人【成语释义】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间干出惊人的成绩。【典故出处】《史记·滑稽列传》【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威王继承王位已经三年了,整天在宫中饮酒作乐,不

0.2万人浏览 一鸣惊人成语一鸣惊人成语典故

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故事

是齐威王“一鸣惊人”的典故是这样的:齐威王是战国时期齐国田氏的第四代国君,也称作田因齐。继位初期,齐威王善于纳谏,邹忌向他进谏的故事多发生在这一阶段。此时的齐威王精力旺盛,志向远大,不仅没沉溺声色,反

0.2万人浏览 一鸣惊人楚庄王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一鸣惊人

关于一鸣惊人的故事

“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故事听起来很励志,成语本身也很霸气,传达的意思振奋人心,但也会让人想入非非。关于这个成语故事的梗概,我就不赘述了,大家都知道。如果你的心思都花在琢磨“一鸣惊人”上,我想说的是,这是

0.2万人浏览 一鸣惊人一鸣惊人的一鸣惊人的故事

历史故事一鸣惊人的主要内容

故事梗概1915 年 5 月,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并要复辟帝制做皇帝,引发讨袁护国大潮。日本东京,陈独秀与李大钊相识,并相约回国后,共同寻找救国道路。几经周折,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0.2万人浏览 一鸣惊人历史故事历史故事的

一鸣惊人的故事简短20字

《晏子使楚》是战国末期佚名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故事赞扬了晏子爱国,机智勇敢,善于辞令

0.2万人浏览 一鸣惊人一鸣惊人的故事一鸣惊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