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原文全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不是出自白居易,是宋代诗人苏轼所写。
原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译文: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小乔刚刚嫁给了他做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
注释
大江:指长江。
淘:冲洗,冲刷。
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历史名人。
故垒: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
雪:比喻浪花。
遥想:形容想得很远。回忆。
小乔初嫁了:乔,本作“桥”。其时距赤壁之战已经十年,此处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倜傥风流。
雄姿英发:谓周瑜体貌不凡,言谈卓绝。英发,谈吐不凡,见识卓越。
羽扇纶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
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樯橹”一作“强虏”,又作“樯虏”,又作“狂虏”。
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
华发:花白的头发。
一尊还酹江月:酹(lèi),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通“樽”,酒杯。[6]
摘要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豪放风格的代表作。他以赤壁怀古为主题,将奔腾浩荡的大江波涛、波澜壮阔的历史风雲和千古而来的风流人物,酣畅淋漓地泼墨挥写于大笔之下,抒发了作者宏伟的政治抱负和豪迈的英雄气概。上阕重在写景,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紧缩集中到三国时代的风雲人物身上。
陶渊明陋室铭原文
《陋室铭》是唐代刘禹锡的作品,而非陶渊明作品。原文如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
将进酒古诗原文
《将近酒》贺知章原文: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六国扰,三秦扫,初谓商山遗四老。驰单车,致
长恨歌原文及翻译
唐代杜牧《过华清宫》,原文: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译文: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宋代苏轼《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原文: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
将进酒原文全篇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
观潮的原文内容
《观潮》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抓住了来潮时是声音、样子、气势等特点来进行描写的。《观潮》这篇课文作者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通过写作者在观察时所听到的声音、看到的样子,以及人们的情绪变化,把
说苑奉使原文及翻译
今天小编说一下宋人为何大多喜欢纹身。周大先生曾讲,中国社会多有“三国气”和“水浒气”。而最能代表“水浒气”的并非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论秤分金银论身穿衣服的快意人生,而是好汉们身上的耀目刺青,现在称为纹身
示儿古诗原文
《示儿》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遗嘱,告诉儿子诗人的遗憾,没有看见国家一统,希望在自己死后国家统一,一定要在家祭的时候告诉自己才能安心。《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绝笔。原文:死去元知万
西江月辛弃疾原文及翻译
西江月·风月亭危致爽宋代:辛弃疾风月亭危致爽,管弦声脆休催。主人只是旧时怀。锦瑟旁边须醉。玉殿何须侬去,沙堤只要公来。看看红药又翻阶。趁取西湖春会。译文如下:风月亭危致爽,音乐声脆休催。主人只是过去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