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的典故

2022-11-15 投稿:荆彦璋 分享

纸上谈兵说的是赵括

赵括(-公元前260年),嬴姓,赵氏,名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人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真知灼见。

#纸上谈兵的典故#相关文章

成语纸上谈兵的故事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成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贸然进攻,结果被秦军打败。纸上谈兵zhǐ shàng tán

0.2万人浏览 纸上谈兵成语故事纸上谈兵故事

纸上谈兵是哪场战役

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时候的长平之战是秦将白起坑杀40万赵兵的战役,赵的统帅是纸上谈兵的赵括巨鹿之战是项羽破釜沉舟击败秦主力的战役垓下之战是刘邦战胜项羽之战

0.2万人浏览 纸上谈兵是哪场战役纸上谈兵是哪

纸上谈兵的由来和典故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

0.2万人浏览 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的纸上谈兵的典故的由来

纸上谈兵的典故50字

纸上谈兵成语故事: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赵括曾经跟他的父

0.2万人浏览 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的50字

纸上谈兵成语故事原文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在年轻的时候,就读过不少兵书,常常在人们面前谈论作战用兵的事情,即使父亲赵奢也难不住他。很多人认为他很有才能,但是他父亲却认为他夸夸其谈,不能承担重任。有一次,秦国进攻

0.2万人浏览 纸上谈兵成语故事

纸上谈兵的故事简短30字

纸上谈兵的主要内容: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有一次,赵王命赵括为将,代替廉颇出战,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

0.2万人浏览 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的纸上谈兵的故事

纸上谈兵的典故是什么

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成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由于他只知道根据兵书办

0.2万人浏览 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的什么典故

纸上谈兵的故事50字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 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 来他接替廉颇成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贸然进 攻,结果被秦军打败。

0.2万人浏览 纸上谈兵50字纸上谈兵故事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