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洋兴叹的故事概括
1.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孔子 )。
2.有“亚圣”之称的( 孟子 )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3.《秋水》中对话的两个神话人物是 ( 黄河伯和北海若 )。
4.巴金的《爱尔克的灯光》主要批判了其祖父在照壁上写家训“长宜子孙”四个字。
5.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6.《种树郭橐驼传》是具有寓言性质的 ( 传记作品 )。
7.《报刘一丈书》鞭笞的三个反面人物是 ( 干谒者、权者和门者 )。
8.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9.唐代诗人中被称为“小李社”的是 ( 李商隐和杜牧 )。
10.白居易的《杜陵叟》诗的副标题是“伤农夫之困也”。
11.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论证方法是 ( 归纳法 )
12.先秦散文中最多采用寓言形式、最富浪漫色彩的是 《庄子》
13.以现存九千三百多首诗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诗歌创作数量最为罕见的诗人是( 陆游 )
14.《选择与安排》一文的作者朱光潜是我国著名的 ( 美学家 )
15.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一部 ( 元杂剧 )
16.“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句中所用的修辞格是 ( 夸张 )
17.“望洋兴叹”一语出自 《庄子》
18.《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亟请于武公”句中的“亟”字的意思是( 屡次 )
19.《国殇》选自 《九歌》
20.辛弃疾的作品集是 《稼轩词》
望洋兴叹的拼音
应该是“望洋兴叹”。望洋兴叹(拼音:wàng yáng xīng tàn)是一个汉语成语,该成语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微小,后比喻因眼界大开而惊奇赞叹或因能力不及而感到无可奈何;成语出处,战国
寓言故事望洋兴叹
望洋兴叹秋天来到,天降大雨,无数细小的水流,汇入黄河。只见波涛汹涌,河水暴涨,淹没了河心的沙洲,浸灌了岸边的洼地,河面陡然变宽,隔水远望,连河对岸牛马之类的大牲畜也分辩不清了。眼前的景象多么壮观啊,河
望洋兴叹造句
望洋兴叹,乘兴而来失望而归,徒托空言望洋兴叹[wàng yáng xīng tàn]【解释】: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
望洋兴叹什么意思解释
望洋兴叹[ wàng yáng xīng tàn ] 【解释】: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出自】:《庄子·
望洋兴叹和望尘莫及区别
形容羡慕的成语 1、外慕徙业:慕:羡慕;徙:迁移,改变。羡慕分外事物,打算改变职业。 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望洋兴叹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望洋兴叹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有了一知半解便沾沾自喜,以为自己了不得.邹忌比美告诉我们1.学习邹忌善于思考,善于反省,头脑清醒,实事求是,有自知之明的品德。2.学习邹忌头脑冷静、忠于职守、足智多谋、善于辞令
望洋兴叹的故事
成语“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的《外篇·秋水》。故事说是这样的:秋天的大水按着时令到了,无数支流的水都灌进了黄河。河面十分宽阔,水雾蒸腾,不论是河的两岸,还是河心的沙洲,隔岸望去,简直分不清岸上的是牛还是马
望洋兴叹的故事内容简介
主要写了: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何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的浪涛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向东流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有人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