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大全100篇二年级

2022-11-18 投稿:林国瑞 分享

掩耳盗铃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 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

  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成语故事大全100篇二年级#相关文章

成语故事大全200字左右

烽火戏诸侯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

0.2万人浏览 成语故事200字左右200字

成语故事拔苗助长的意思

揠苗助长 揠(yà) 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0.2万人浏览 成语故事拔苗助长拔苗助长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大全简短

揠苗助长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

0.2万人浏览 成语故事简短成语故事

成语摘抄及解释

1、面如土色:脸色跟土的颜色一样,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惊恐。2、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3、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出其中的奥秘。形容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名,说出4、【情有

0.2万人浏览 成语故事摘抄解释成语解释

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有什么区别

一、什么是寓言?所谓寓言,就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例如: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南辕北辙、亡羊补牢、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刻舟求剑、农夫和蛇

0.2万人浏览 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

拔苗助长成语故事图片

禾苗被拔起,所以会枯死  【成语名称】 揠苗助长  【汉语注音】yà miáo zhù zhǎng  【释义】揠:拔起。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比喻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也作“拔

0.2万人浏览 成语故事拔苗助长

成语故事毛遂自荐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 围魏救赵(孙膑)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

0.2万人浏览 成语故事毛遂自荐

成语故事铁杵磨针故事

【成语故事】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

0.2万人浏览 成语故事铁杵磨针